你会为别人的想法而着迷吗?

聊聊newsletter、小报童以及付费内容

今年计划写30篇文章。最近考虑写一篇文章叫做:好奇心。不仅是因为去年年底读完了《好奇心》这本书,还在于我一直考虑做一档播客,slogan是对人保持好奇心。不过,我认为大家对事物的好奇心,超过人。今天这篇文章,也是基于 你会对别人好奇吗?


关于标题,我一直不认为大家会对别人的思想感兴趣。当然这里的别人,并不包括你所喜欢的人、你的亲人、你的偶像与榜样。除了,某些领域的NO.1、一些哲学家(查理芒格、paul graham等),我们很少对某人会产生兴趣。很多时候,我们的好奇,只在事件上。

因而,我看到付费式“微博”的小报童时,表示怀疑。所以,我对小报童的尝试是基于文章分享(我不是没有很多碎片化想法与分享)。

不过,小报童,让我对newsletter的看法发生一些变化。在某个角度上,newsletter可以看做是小报童内容的杂志版,我原本认为一些人选择newsletter的核心在于外链,国内公众号生态不支持外链,导致一些人选择了newsletter,但我忽视掉了一个问题——碎片化。目前,大部分人的newsletter都是碎片化分享。

碎片化的分享极大降低了成文的门槛,把内容分成成长、职场、视频、书籍等板块便可以形成一个比较丰富的内容。但如果想要把某个碎片化的内容变成文章,即便不考虑文章篇幅,在语言和逻辑组织下,也需要思考一番。而碎片化分享相对简单很多。

这也是我最近想要重新拾起写作的原因。过去一年里,我在roam research和telegram频道里写过太多碎片化想法,想法是需要通过文章来整理的,就像信息需要被整理一样(信息整理推荐notion)。像”人是否会对别人感兴趣“这样的内容,文章与碎片化内容完全是不一样。

一般来说,要形成一篇文章,需要以全面与深度的思考,串联起某个概念的各种知识点(roam产品的特点),组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但碎片化分享只需要一个切入点,对这个切入点展开而已。当然,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些思考,很难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文章的,这些碎片化的分享,只是展示了思考过程,针对观点解释逻辑。这样的碎片化内容,在某种程度来说,跟某些对谈类播客是一样的。(碎片化写作跟碎片化分享不一样)

其实,从文章到碎片化分享的转变,自微博出现,便一直存在。微博很多KOL会针对某些事情写几百字的表述。有人会分享观点,有人会分享经历,这些内容在微博上都是相当受欢迎。不过,微博的核心在于窥探别人的生活,明星的生活、大V的生活,他们的观点与经历只是互动性内容,偶尔的调剂……只有少部分观点性博主,会以观点来吸引用户,而这样的用户也是因为观点而来。

这里,我已经开始转变我对小报童的看法了,小报童在某种程度上是服务观点性博主的,这些博主的碎片化分享有其价值。当观点性博主都集中在小报童上时,小报童平台可能会固化某种内容,我称为“解释性分享”。这样的内容比一般的分享门槛会高很多。

比如,普通的微博分享:”我觉得大家对别人的想法不感兴趣“,但观点性博主为了体现分享内容的价值,他们会补上一些观点与经历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原来,只有社交货币需求(粉丝量,曝光量)的人会这么去分享,但在付费的激励下,可能会成为普遍常态。我看到很多小报童的内容,都是如此。

这样因平台用户需求的写作,我称为面向对象写作。每个平台都会有自己的写作风格,小红书是安利列表体。

其实,之前有过类似的产品。早期有过一个app叫「贵圈」,该产品的逻辑是抓取大V的朋友圈,基于某些人对大V的窥探欲,进行付费,不过该产品最后无疾而终。其问题在于抓取内容虽然可以减低大V的输出成本,但也减少了维护的欲望,因而最后平台上的大V没有了优质内容输出,付费用户没内容可看。小报童以付费为逻辑吸引相应的博主,应该在某种程度上规避这样的问题。

如果小报童的付费逻辑被接受了,那文章付费会被接受吗?

目前来看,很难。小报童其实还是会局限于某一部分喜欢别人思考的人,也就是说想从别人的思考收获到一些灵感的人。小报童放大了单个碎片的价值,所以有人愿意付费。

但对于文章来说,首先,一般人并不理解写作的成本,从构思到完成的辛苦;其次,很多人不理解写作的价值,把碎片变成文章是需要一个完整的逻辑与思考。很少有人从写作逻辑来看作者、了解思考框架,大部分人只看得懂自己能理解的部分。如果有一篇关于死亡的文章和碎片,我觉得大部分人会被碎片化内容所吸引;最后,抛开偏思考展现的文章外,其他类型文章的价值目前很难被看到。

不过,如果小报童的付费逻辑被接受了,作为杂志版的newsletter也能接受付费订阅的话,把文章包装成newsletter类的形式,以杂志来呈现,可能会得到某一部分群体的喜爱。

这也只是我个人的某种想象。只是,愿等到newsletter付费订阅被接受的那天,文章写作者们依然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