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成为上帝,来看已知的世界~

为什么在不同的大路上人类以如此不同的速度发展呢?

国庆刚过,回归到工作状态也不是那么简单。

不过,在放假之前,估计你肯定想不到会是这样。你想象的是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了,看看电影,看看书,列一些假日 to—do—list 。

然而todo果然名副其实。当然,我也不例外,要说在国庆长假做了什么,能说的上的就是读完了《时间地图》。

这是一部700多页的大书,如果不是不想把这本书带回上海,国庆的时间绝对不是我能啃完的。

这本书是大历史的开创之作,荣获美国世界史协会2004年度最佳图书奖。它打破远离对历史的看法,以一种新的视角去看待历史,其综合生物学、考古学、物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提供统合性的新知识。

按照作者所说:

大历史与世界史迥然不同的地方,显然在于它的跨学科本质,及其试图在过去与历史不相关的学科叙述中寻求某种潜藏的一致性。大历史所研究的内容,跨越物理、天文、地质、人类历史。正因为如此,它在寻求共同主题、范式、方法的同时,也试图更清晰地理解历史学派中各领域的主旨、方法和范式中所存在的差异。

整本书从宇宙大爆炸讲述到人类现在生活的21世纪,将人类可以认知到的时间看做一个整体,从上帝视角来看待历史。

如果把130亿年比喻成13年的话,那么宇宙大爆炸就发生在13年前,太阳系出现在4.5年前,最早的生命有机体出现在4年前,恐龙大约在3个星期前灭绝,最早的智人在非洲进化大约在50分钟以前,农业繁荣大约在5分钟以前,工业革命发生在大约6秒钟以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大约2秒钟以前,此后,第二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原子武器,人类登月,电子革命……都只不过是最后1秒钟的事。

以上面角度来看,现在正在以光速发展,而一切都是弹指一挥间。

这本书你会看到很多终极的问题。万事万物如何起源?我们从哪里来。作者凭着自己对历史的研究与理解(多学科的知识),给出来自己的一些思考,很有启发。

万事万物是如何起源的?这是创世神话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无论现代宇宙学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这个问题还是需要慎重对待。一开始,所有的解释都面临同样一个难题:某种事物如何从无到有。这是一个普遍的难题,因为万物的开端是无法解释的。最小的物质,亚原子粒子(subatomic particles)在一瞬间从无到有,并不存在什么中间状态。量子物理学精确地分析了这些介于似有似无之间的奇异突变,但这种解释对于人类是没有意义的。澳大利亚原住民有句俗语可以很好地概括这一看似荒谬矛盾却又正确的说法:“虚无就是虚无。”

“我是谁?我的归属何在?我所属的那个整体又是什么?”任何人类社会都会以某种形式提出这些问题。在大多数社会,其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体系都在尝试回答这些问题。而答案又常常体现为创世神话故事。通过讲述令人难忘而权威的关于万事万物—从人类社会,到动物、植物以及我们周围的环境,再到地球、月球、天空甚至整个宇宙—如何起源,创世神话提供了一个普遍坐标,通过这个坐标,人们就能够在一个更大的框架里想象自身的存在,并且扮演自己的角色。创世神话是强有力的,因为我们在精神上、心理上,以及社会上有一种深层次的需要,那就是要有一种定位感、一种归属感,而创世神话正好满足了这种深层次需要。

除了这些之外你还会看到一些你在《人类简史》、《枪炮,病菌与钢铁》里面所涉及的一些问题。

人类为什么会从各个物种中胜出?

《人类简史》说到的是故事,也就是人类会虚拟出一些事物,金钱,城市等等。而这本书说的是通过知识与信息的共享与交换,而形成的“集体知识”,而其通过的工具就是“符号语言”,也就是我们拥有的语言和文字。

而对于《枪炮,病菌与钢铁》里面所问:为什么在不同的大路上人类以如此不同的速度发展呢?

创新与知识的积累必须靠交换。交换信息交换知识最频繁的地方最容易创新。欧洲美洲航线打通后,全球交换体系中心形成于欧洲。而且欧洲鼓励商业交换创新。因此,现代文明的起源在欧洲。

而中国或者美洲,之所以在能够超强的创造力却无法让其发挥最大作用(四大发明等),主要是因为其处在信息网络交换的边缘,而不是中心,导致无法产生持续的创新。(当然其中的因素有很多)

相信这样的阅读会让你十分兴奋,而最近得到app上也是分享了这本书,并有相关解读版,让你能更深刻的了解这本书的思想。

而在喜马拉雅app上也有由见识城邦出的《时间地图》精读版,也很不错。

如果想了解big history,我相信你会有办法的去了解。

最后分享书中我比较喜欢的一句:

对于现实的完美描述是不可企及的,也是不必要的,而且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懂得学习的生物体来说实在也是非常昂贵的。不过可操作性的描述则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知识体系就像地图一样,乃是一个由现实性、灵活性、有用性以及灵感所混合而成的复杂事物。它们必须对现实做出某种程度上与常识经验相符合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