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潇雨曾在微博上说了什么?(2)

早点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我在看张潇雨的微博,对一些有意思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分享给大家。

这是第二篇整理。

第一篇内容:《张潇雨曾在微博上说了什么?(1)》

2017-2019

如果以「语言即思维的边界」和「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必有其局限性」的角度来思考「比喻」这个东西的话,那么它一个很大的好处在于说者用比喻架起了一座本体与喻体之间的桥梁,使得其想表达的意义能够涵盖更大的可能性,通过进入一种混沌来(部分地)超越具体的字、词、句带来的语义枷锁。
评论:我觉得人们更喜欢不确定的描述。

可能怎么反复强调都不为过,那就是:为一个极其复杂的现象或结果,寻找一个唯一的、概括的、好记的原因,是人类大脑的归因偏好和无法处理复杂信息结构的一个自然产物。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偷懒」的行为(此处强调的是功效层面的,不是主观意愿)。
评论:想起了读书时候看到的一篇文章,懒惰改变世界

人生最得意就是,棋逢对手。
评论:小时候影响最深的一次玩耍就是这个,高手对决。

最近在体会一个概念,把它叫作「关闭赛道」。意思是说,如果能在一个领域里把某一件事做好或者把某一个问题讲明白(哪怕是很小的),使得后人看到这个领域的时候觉得「实在是不值得再重复做一遍了」,那么这条小的赛道就被你关闭了。
评论:说实话很难,不过让我想到了张一鸣赞扬google关闭google reader那篇文章。然后,join的于宙写了一篇陌生人赛道不值得的文章,不管写得再好,也没办法让别人不去触碰社交吧

早点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评论:去一个城市,我一定会尝试早点。

每当事情很多头绪比较乱的时候我就会想起 Paul Graham 的那篇《The Top Idea In Your Mind》。想想自己是不是在思考真正重要的事情,还是用繁忙的状态逃离焦虑感:OPaul Graham:占据你脑海的那个想法是什么
评论:有时间去看看

松蔚老师总结得好,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两个基本准则:1. 你永远只能看到别人怎么做,而无法知道别人怎么想;2. 你为一段关系设立的规则,别人是不一定要遵守的;
评论:我的问题在于经常把自己是如何想的告诉对方

我最近回答别人问题最常用的两句话:1. 我想你问我的时候已经有答案了;2. 这个问题你也知道是没人能回答的;
基本完美覆盖 90% 场景吧。
评论:话没错,但人会比较无聊。确定某事情是要一个过程的,也许就是跟你的一次聊天

散步。散步太重要了。散步可能是人类能有的最纯粹的一种体验。你以为当年那只猴为什么要突然直立行走?不就是为了散步么。地上爬的时候你只想着前面有什么吃的,但站起来我们就有了未来。这辈子还是应该有一些能和你一直走,你觉得永远都不想停下来的朋友。字面意义上的那种。
评论:高三,我跟别人不一样的点在于:吃完饭,我会去操场散步

最近琢磨的三个「人变得成熟」的时间节点是:

  1. 开始能给自己打造一个简易的「生活支持系统」的时候;
  2. 拥有推倒现在生活把一切都重来的能力(而不是勇气)的时候;
  3. 真正理解了「自由」不在于做了什么选择,而是可以有多少个选项的时候;
    评论:一直觉得自己不成熟

所谓「直觉」就是长期经验与重复练习之后的大脑快速建模回路;而「灵感」就是大剂量信息输入之后已携带认知的神经元的偶然再连接。
评论:好奇第六感怎么说

Known knowns. Known unknowns. Unknown knowns. Unknown unknowns.//@VicodinXYZ:无意识错误。有意识错误。有意识正确。无意识正确。
评论:没想到关于knowns的说法跟意识性错误联系起来了

拉长时间、放大视野,并通过做成一点小事情增加成就感和自信,可以解决人生中几乎所有问题。
评论:我就是这个习惯

将一个足够伟大的人的声音置于你的脑海里。遇到任何问题或者困惑的时候就问问自己:「如果是 TA 的话会怎么做?」如果你能准确回答这个问题,久而久之,你就会和这个人靠得越来越近。
评论:《十三邀》的嘉宾项飙会问:孔子会怎么做?

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宝贵的品质,最终就归结为三个东西:生命力、敬畏感、同理心。
评论:不过要小心人类的懒惰与傲慢>

但有一件事我是信的:当你发自内心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来帮助你。
评论:你如何知道你想做一个件事

妈呀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李先生说「道力之限,要靠愿力突破」了............人生啊人生。
评论:啥意思?

比起获得你所嫉妒的人的嫉妒,更好的人生 KPI 是,赢得你所敬佩的人的敬佩。
评论:前提是学会欣赏

The Timeless Link Between Writing and Running and Why It Makes for Better Work

「一个人做任何事情总有两个理由:一个好的理由和一个真正的理由。」——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独裁者手册》)
评论:而人总会把真正理由给隐藏起来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在混沌、开放、随机的系统内,建立一个「减少错误」的思维框架要比建立一个「追求正确」的思维框架重要得多。
评论:思维的方向很重要

「我希望我没有那么多敌人,但我把它看成一个指标,说明我肯定在做一些正确的事情。」
评论:喜欢这句话,事情简单的话,为什么是由你来做

职业生涯的初期,人们主要是 pay me for my know-how;到了后来,人们主要是 pay me for my experience;那么接下来,希望人们是 pay me for my insights。
评论:简单来说,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I don’t give life advice, I give life opinions.
评论:什么意思?

在洗衣服之前「摸一下衣服兜」的动作即是一种寻找「非对称性回报」的行为——你支付了轻微的成本(即劳力),以获取小概率地减少损失(摸到一些洗了会坏的东西)或者取得收益(摸到一些零钱)的机会。
评论:买个彩票也算吧

我一直认为个人成长与人生选择过程中有三个悖论:
16-18 岁在对学科与知识一无所知的时候就被要求选择自己的专业;
22-25 岁在对商业世界运行规则毫无概念的时候就被要求选择工作方向;
25-28 岁在对自己和人际关系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被要求确定长期伴侣
评论:之前觉得很有道理,现在觉得如果人生都让你准备好了,那样就没什么意思了。而且这三种人生选择是可以认为自己是失败的,而重新作出选择,把其当成唯一的选择才是最大的错误。当然重新选择本身就是有成本的

我的公式:人生自由度 = 1 /「拥有的不想加入群的总数」的「被迫置顶群的总数」次方
评论:公式基本上只对“发明者”自己的用处最大,其他人基本都是误用


花了3天看完了张潇雨近5000条内容,我仿佛看到了张潇雨近十年的变化。分享优质内容;不想火缺不断涨粉丝;然后认识了一些新朋友,变成了常联系的朋友;练习网球学咏春;开公司;到处看比赛……这些内容都变成了他播客里的内容。的确,他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写作,在研究企业。他兴趣很广,但也因此无法做成企业。

他分享的内容很多,但我无法从中获得更多。也许是我心态变了,但也有他分享的都是“有点共鸣”的观点,而不是某个事实或者个人感受。而且,他的分享没有明确的主线,不是关于社交,不是关于公司。或者在他个人的定义里是关于人生,但人生太大了,有些东西无法感同身受。

所以,能够晒出来的东西实在不多。

不过,看完微博,我可以宣称,我是最了解张潇雨的听众之一了。